系统运行级别和启动过程及grub配置
一、系统运行级别:
0:关机; 1:单用户;
2:不完全多用户,不含NFS服务;
3:完全多用户; 4:未分配;
5:图形界面; 6:重启
init 运行级别:改变当前运行级别,如init 6代表重启计算机。
在配置文件/etc/inittab文件中修改默认启动运行级别
runlevel命令查询当前系统运行级别之前的运行级别和当前系统运行级别。
二、Linux的启动过程(以CentOS6.x为例):
三、启动引导程序grub配置
一、grub中硬盘分区的表示和Linux中不同,在grub中不区分硬盘接口,全部用hd表示,hd(0,1)中0表示第一块硬盘,1表示第二个主分区,逻辑分区从数字4开始,如hd(1,4)表示第二块硬盘的第一个逻辑分区。
二、grub的配置文件/boot/grub/grub.conf(/etc/grub.conf文件软链接到此文件,所以直接打开这个也是可以的)。
default=0:指定默认启动第一个系统
timeout=5:指定系统启动时等待选择第几个操作系统的等待时间
splashimage=(hd0,0)/grub/splash.xpm.gz:指定grub启动是的背景图像文件,其中hd0,0代表第一块硬盘的第一个主分区,即启动引导分区/boot。
hiddenmenu:隐藏选择启动系统的菜单,只有在等待时间内按上下箭头才会显示菜单。
下面的title、root、kernel和initrd一共4行,代表一个系统的信息,4行为一个整体,如果是多系统,那么每个系统都会有4行这样的信息。
title CentOS 6 (2.6.32-573.el6.x86_64)
root (hd0,0)
kernel /vmlinuz-2.6.32-573.el6.x86_64 ro root=UUID=36a82b9e-0108-4de9-8124-0239d622fe14 rd_NO_LUKS KEYBOARDTYPE=pc KEYTABLE=us rd_NO_MD crashkernel=auto LANG=zh_CN.UTF-8 rd_NO_LVM rd_NO_DM rhgb quiet
initrd /initramfs-2.6.32-573.el6.x86_64.img
第一行title:代表在选择系统菜单看到的系统文字
第二行root:指定启动程序和相关信息的主目录的保存分区
第三行kernel(一般显示多行,是一行比较长的字符串,中间没有换行):加载内核文件位置,其中ro表示只读,开头的斜杠"/"代表第二行指定的分区,后面的都是定义内核加载时的功能选项,如Root=UUID=...表示Linux的根文件系统路径,LANG指定语言中文,编码UTF-8等等信息。
第四行inited:指定了initramfs系统镜像文件(模拟根目录)的位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