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中的补丁命令patch
diff 旧文件 新文件 > 补丁文件
把旧文件跟新文件比较,输出重定向到指定的一个补丁文件
patch -bEflNRstv-d <工作目录>-o <输出文件>-r <拒绝文件>-Y <备份字首字符串> 原始文件 补丁文件
常用的简短格式为 :patch [-p<剥离层级>] < 补丁文件
-b 备份每一个原始文件。
-B<备份字首字符串> 设置文件备份时,附加在文件名称前面的字首字符串,该字符串可以是路径名称。
-d<工作目录>或--directory=<工作目录> 设置工作目录。
-E或--remove-empty-files 若修补过后输出的文件其内容是一片空白,则移除该文件。
-f或--force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"-t"参数类似,但会假设修补数据的版本为新版本。
-i<修补文件>或--input=<修补文件> 读取指定的补丁文件。
-l或--ignore-whitespace 忽略修补数据与输入数据的跳格,空格字符。
-N或--forward 忽略修补的数据较原始文件的版本更旧,或该版本的修补数据已使 用过。
-o<输出文件>或--output=<输出文件> 设置输出文件的名称,修补过的文件会以该名称存放。
-p<剥离层级>或--strip=<剥离层级> 设置欲剥离几层路径名称。
-R或--reverse 假设修补数据是由新旧文件交换位置而产生。
-s或--quiet或--silent 不显示指令执行过程,除非发生错误。
-t或--batch 自动略过错误,不询问任何问题。
-v或--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。
-V<备份方式>或--version-control=<备份方式> 用"-b"参数备份目标文件后,备份文件的字尾会被加上一个备份字符串,这个字符串不仅可用"-z"参数变更,当使用"-V"参数指定不同备份方式时,也会产生不同字尾的备份字符串。
-Y<备份字首字符串>或--basename-prefix=--<备份字首字符串> 设置文件备份时,附加在文件基本名称开头的字首字符串。
-z<备份字尾字符串>或--suffix=<备份字尾字符串>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"-B"参数类似,差别在于修补作业使用的路径与文件名若为src/linux/fs/super.c,加上"backup/"字符串后,文件super.c会备份于/src/linux/fs/backup目录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