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中国汽车品牌竞争力研究报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凯达研究院 王春燕 院长
2018年,吉利成为戴姆勒最大股东、铃木退出中国、东风本田“机油门”爆发、特斯拉独资建厂、长城宝马成立合资公 司开发电动车平台、宝能收购观致、神州收购宝沃、华晨宝马股比放开、吉利长城“水军”暗战。 2019年,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宣布与雷诺集团合并,戴姆勒-奔驰新任CEO康林松声称2039年后不再销售燃油车,大众和福特、宝 马和戴姆勒、本田和通用联手开发自动驾驶系统。 合众连横、兼并重组,成为下一时段行业发展中的常见事件。
品牌 分析体系 竞争力
品牌竞争力 业务规模 盈利能力 运营管理 店均营业总收入 店均总毛利 销售费用 收入结构: 利润结构: 总体 总毛利率 管理费用 • 新车占比 • 新车占比 店均税前利润 财务费用 • 衍生占比 • 衍生占比 税前利润率 • 售后占比 • 售后占比 员工总数 店均新车销售收入 平均单车成交价格 店均衍生综合毛利 整车 库存系数 店均新车销售台次 平均单车成交毛利 裸车综合毛利率(GP3) 销售 店均新车销售毛利 裸车毛利率(GP2) 店均售后服务收入 店均售后单车产值 零服吸收率 售后 店均售后入场台次 店均售后单车毛利 服务 店均售后服务毛利 售后服务毛利率
品牌 业务规模 竞争力
业务规模 -店均营业总收入 欧系品牌的店均营业总收入最高,其次是日系和美系品牌,韩系和中系品牌最低 豪华品牌店均营业总收入两倍于主流合资品牌,四倍于自主品牌 店均营业总收入(亿) 店均营业总收入(亿) 4.09 3.68 2.03 2.17 1.96 0.85 1.37 0.85 豪华品牌 主流合资品牌 自主品牌
业务规模 – 店均新车销售规模 欧系品牌店均新车销售收入和店均新车销售台次均最高,中系均最低 豪华品牌店均新车销售收入最高,主流合资品牌店均新车销售台次最高 店均新车销售收入(亿) 店均新车销售台次 店均新车销售收入(亿) 店均新车销售台次 1362 1283 1412 1098 1322 1052 843 843 3.31 3.63 1.89 1.72 1.81 1.29 0.76 0.76 豪华品牌 主流合资品牌 自主品牌
业务规模 – 店均售后服务规模 店均售后服务收入,欧系最高,中系最低;欧系、美系、日系及韩系店均售后入场台次基本持平 主流合资品牌的售后入场台次高于豪华品牌20%,而服务收入低于豪华品牌60% 店均售后服务收入(亿) 店均售后入场台次 店均售后服务收入(亿) 店均售后入场台次 12557 12026 11756 11883 11364 10449 4950 4950 0.42 0.36 0.18 0.18 0.17 0.14 0.04 0.04 豪华品牌 主流合资品牌 自主品牌
品牌 盈利能力 竞争力
盈利能力 – 店均税前利润及税前利润率 欧系、日系品牌店均税前利润远高于美系、韩系和中系品牌。豪华品牌更是远超主流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 日系、欧系税前利润率超过2%,豪华品牌税前利润率最高 店均税前利润(万) 税前利润率 店均税前利润(万) 税前利润率 2.8% 2.7% 2.3% 1.6% 1.3% 1136 1.1% 860 585 0.4% 0.4% 335 248 147 37 37 豪华品牌 主流合资品牌 自主品牌